每年除夕夜的春晚,都是观众饭桌上的一道开胃“视听大餐”。近年来,这道大餐“科技味”越来越浓。今年春晚舞台首次打造三层立体舞美,同时运用飞屏技术营造出360度环绕式景观,让观众在屏幕前就能有“裸眼3D”的极致体验。
5G、8K、虚拟现实、无人机……2020年春晚这些黑科技了解一下
2020年央视春晚 直播截图
无疑,“5G+8K/4K/VR”是今年春晚最受关注的“黑科技”。从标清、高清到4K、8K超高清视频技术,科技创新的跨越式发展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。今年春晚直播中,5G网络已全面覆盖2020春晚主会场与分会场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次采用5G+8K技术实现多机位拍摄。5G网络使得画面传输更为清晰、稳定,这也是拍摄、传输、制作8K版春晚的必要条件。
同时,本届春晚还采用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创的4K伴随高清制作模式,大量应用轨道机器人、无人机、在线虚拟系统等40多套4K特种拍摄设备进行节目制作,实现全要素4K超高清电视智能直播。
另外,通过总台首创的虚拟网络互动制作模式(VNIS),我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—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“央视频”5G新媒体平台今年实现首次春晚VR(虚拟现实)直播,呈现全媒体时代收看春晚的三维全景视角,让科技“年夜饭”更有味。
如何在庞大的春晚场景中完成VR直播?记者在“郑州分会场VR航拍拍摄解密”视频中看到,由于舞台场景太大,拍摄组成员使用的是大载重VR设备。这种VR设备分辨率很高,基本可实现看清每个人的脸部表情。
5G、8K、虚拟现实、无人机……2020年春晚这些黑科技了解一下
2020年央视春晚郑州分会场VR航拍图 视频截图
5G、8K、虚拟现实、无人机……2020年春晚这些黑科技了解一下
粤港澳大湾区分会场上空的无人机编队 春晚直播视频截图
今年的春晚舞台,AR(增强现实)技术、无人机等“黑科技”仍旧沿用,但场面和表演的视觉效果更加出彩。
其实,许多观众对这两项技术并不陌生。早在2012年的央视春晚就首次采用AR技术,在女演员萨顶顶表演的《万物生》等节目中运用,让人仿佛身临其境,许多观众评价“美得不像话”。
今年,春晚现场的无人机更是成为“全能手”,不仅可以搭载拍摄设备,本身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。在粤港澳大湾区分会场,搭载高亮度LED灯的1500架无人机编队随着歌曲和灯光布阵交错起落,带来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