腾讯三季报盈利超预期,朋友圈广告变现加速

昨晚腾讯公布今年3季度业绩报告。这份“成绩单”超出市场预期:

总收入为805.95亿元人民币(117.16亿美元),比去年同期增长24%;

净利润197.10亿元人民币(28.65亿美元),比去年同期增长15%。

这份业绩报告有三大看点:

第一是今年10月的组织架构调整;

第二是增值服务与网络广告收入彼此消长;

第三是首次将云计算业务单独提出。

一、增值服务与网络广告收入互相消长

增值服务增速由二季度14%降至本季度的5%,其中网络游戏总体增速则放缓至2%,且收入展现出“PC降,手游升”的情形。

个人计算机客户端游戏的收入同比下降15%及环比下降4%至人民币124亿元。智能手机游戏收入(包括归属于我们社交网络业务的智能手机游戏收入)同比增长7%及环比增长11%至人民币195亿元。

根据腾讯的分析,游戏收入增速较低的原因一方面是去年数据基数较高,盛况难以为继。另一方面,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,PC网络游戏用户开始向手机游戏迁移。

此外,8月份以来,国家对游戏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监管,导致新游戏无法上线。继而推出保护青少年防沉迷举措,腾讯积极配合,因而游戏收入增长大幅受阻。

而网络广告收入,受益于小程序收入的增加及微信朋友圈广告曝光量的增加,增速由二季度39%增加至47%。

二、云业务收入单独列出

9月份的互联网大会上小马哥曾表示腾讯的“组织架构调整”已经“箭在弦上”。外间预测调整后的体系将更加适应To B业务的发展。我们在随后10月份公布过的“新一轮整体战略升级”中也看到了这个趋势。

 

图片来源:腾讯三季度业绩公告

从三季报中我们看到,腾讯将成立两个新的事业群,其中一个叫做“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(CSIG)”,并成立广告营销服务线(AMS)。这些都会在未来To B业务中发力。

根据三季报:

“……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逾一倍及录得环比两位数百分比增长。本年首三季的收入逾人民币60亿元。我们的云服务在游戏及直播领域维持领先地位,并扩大了我们在金融及零售等其他行业的市场份额。云服务的付费客户数录得同比三位数百分比增长。”

这是腾讯史上首次将云服务的收入单独披露。此前都是低调地归入“其他收入”栏目之下。这一方面表明腾讯增加To B业务收入的决心,另一方面在财报中披露利好以适当对冲前期股价超跌的趋势。

三、小程序构建生态系统

此次组织架构调整拟成立“平台与内容事业群(PCG)”,被解读为促进内容方面变现的重大举措。

小程序是创新程序架构在微信生态系统内的使用,腾讯创造该架构,其他公司也采用这个架构意味着该架构颇具价值,而且越多公司支持这个架构,就会有越多的小程序开发者。小程序可以看做在微信基础之上的一次规模巨大的流量变现。腾讯在财报中说:

“我们的生态系统非常完整,包括微信支付,协助小程序商家的收款,我们也开发了二维码帮助线下商家和运营商来推广其小程序。所以我们认为腾讯小程序能够最好地满足用户的价值诉求。”

而CEO刘炽平也表示:

“小程序的铺开速度非常快,目前小程序的商业化主要还是游戏小程序,不过其他小程序的营收也在提高,比如许多零售商非常渴望有自己的小程序作为销售渠道。”

小程序,将会成为互联网巨头自身流量变现的一种新生态模式。

四、股价暴涨,大行买入评级

除了上述三大看点之外,还有一点隐忧,那就是此前腾讯大量投资互联网初创企业,并持股一些小型独角兽。但随着美国中概股和纳斯达克们开始下跌,这些投资的收益普遍下滑。正如此次季报中披露的,“……已就若干垂直行业(如网络游戏、娱乐及电子商务)的投资公司作出减值拨备。”

今日盘面上,腾讯高开下探后迅速拉升,并持续走高。收盘价288,涨幅5.8%,为恒指贡献150点(0.6%)以上的涨幅。重拾股王往日雄风。

此前腾讯的股价在今年1月份创下475.72的高点之后,10月30日跌至最低点251.4,最大跌幅超过47%,近乎腰斩。在下跌过程中,大行的目标价持续下调。

此次财报公布后,大行近乎清一色给出“买入”评级,如中银、德银、野村、高盛、花旗、美林美银、以及瑞银。而MS与巴克莱给出增持评级。

 

数据来源:投行研报,王雅媛港股圈整理

目前来看,市场反弹,经济下行、企业盈利下滑、利率提升等风险性因素仍然没有出清。未来腾讯股价是否能赶上各家大行给出的目标,见仁见智。